在巴塞罗那的MWC展会上,华为董事、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杨超斌于2月26日宣布了通信行业的首个AI大模型问世。该模型是盘古大模型3.0版本发布七个月后的又一创新,展现了华为在AI大模型领域的持续深耕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华为首次在其传统通信领域将AI大模型能力整合为独立解决方案。杨超斌表示,华为通信大模型将提供基于角色的Copilots和基于场景的Agents两类应用能力,这将全面推动网络生产力的提升。
网络生产力的提升实质上是流量红利的体现。例如,中国运营商为网络主播提供的上行保障套餐,在保障直播体验的同时,使ARPU值提升了超过70%。随着5G-A时代的临近,应用与技术的迭代加速,用户对网络稳定性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,因此运营商的智能化运营变得至关重要。
另一方面,近年来“网络崩溃”事件频发,据不完全统计,2023年已有14家企业遭遇网络崩溃,包括腾讯、滴滴、阿里等互联网公司的多个子业务,而2022年的这一数字约为9起。如何利用AI大模型的能力解决网络问题,已成为通信行业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。华为此次发布的通信大模型,无疑为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。
杨超斌在大会演讲中强调了华为通信大模型的典型应用案例。他指出,通过语言交互,大模型能够精准提供网络状态、故障根因及处理建议,有助于将故障处理时间缩短至少30%。例如,在移动承载网络场景中,大模型基于网络数据和决策链推理,快速定位问题,从而将平均故障处理时长从2.5小时锐减至20分钟。
“此外,在网络隐患管理方面,大模型可综合识别业务质差及网络潜在故障风险,编排合理操作方案并调用工具解决风险,实现‘0’群障事故。”杨超斌表示,5G-A时代的网络能力飞跃推动了业务创新,但也对敏捷业务发放、精准用户体验保障及跨领域高效运维提出了高阶智能化要求。华为期待关键技术革命的到来。
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预言,AI大模型领域将风起云涌,不仅限于微软。他认为,人工智能软件平台公司对社会的直接贡献仅占2%,而其余98%则是对工业及农业社会的巨大推动。自2020年立项并于2021年4月发布“盘古大模型”以来,华为在该领域的布局逐渐明确。
从2023年发布的内容看,盘古行业大模型3.0升级后,盘古将成为“大模型系列”的总称,涵盖语言、视觉等基础模型,以及金融、制造、药物分子等行业模型和场景开发服务。此次通信大模型是华为在垂直领域的进一步实践,但尚未得到官方确认。
任正非强调,模型的应用前景往往超越模型本身。华为将专注于AI底层算力平台,而非应用平台。“在2%的平台贡献中,我们只需占据一席之地。ChatGPT的机遇在于它将推动计算和管道流量的增长,从而带动我们的市场需求。”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